一座老电厂的“新生”(3′28″)最好的配资公司
[解说]这里是始建于1969年的大唐淮北发电厂。如今,通过城市更新,这座老工业遗址“变身”成了当地的文旅新地标。
[解说]重获新生的淮北老电厂1969文化街区包括夔牛天街、夔牛公园和淮北工业博物馆三大部分。在夔牛天街,《山海经》中的夔牛神兽“化身”为20多米高的机械巨兽上演炫酷机甲秀,献上令人震撼的视听盛宴。此外,街区里还有丰富多样的娱乐、文化和美食体验场景。
[同期]游客 朱培培
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机械神兽,感觉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
[同期]游客 张艾
没想到那么潮,机械夔牛和机甲巡演都会让我眼前一亮,既有历史感,又有未来感。
[解说]文化街区将《山海经》中,夔牛“掌控风雨雷电”的神话故事,与大唐淮北发电厂“电力输送”的历史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夔牛IP。在这里,工业风的蒸汽朋克和未来风的赛博朋克融合而生的消费新场景,让人们眼前一亮。
[同期]游客 程红艳
这里正好把机械和神话故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想通过这个互动展演,能够激发孩子对工业历史的兴趣,以及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
[解说]从夔牛天街出来就是充满创意的夔牛公园,这里依托老电厂现有建筑打造了游乐设施、艺术雕塑、灯光秀等新场景,让人耳目一新。
[解说]在淮北工业博物馆,3500多件珍贵展品配合全息投影、VR互动等新技术,向人们系统呈现了淮北从传统煤城到现代能源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新城的转型之路。
[同期]大唐淮北发电厂老职工 陈元启
很多的老职工都说,我们这个电厂虽然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但是现在又赋予了它新的生命。作为淮北人的城市记忆的一个地标,现在又把它变成了一个文化的名片,也成为咱们淮北市一道靓丽的风景,我觉得非常好。
[解说]淮北老电厂1969文化街区的启幕,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样本。它既没有彻底抹去工业痕迹,也没有止步于静态保护,而是通过科技赋能、IP孵化、业态融合,让历史“活”成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同期]淮北老电厂1969文化街区夔牛天街运营负责人 孙业安
通过一些新的文旅应用,把这个整个老场景重新给它改造升级,成为大家一个新的消费空间、娱乐空间。(目前游客)日接待量最大是在8000人,全年预计会有150万的客流。预计的话整个门票收入加上整体的商业收入会突破千万级,然后带动本地的这个旅游消费也会突破亿级。
金剑、潘伟华、刘爽堃、朱朝辉、王冲 安徽淮北报道最好的配资公司。
倍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